电商平台补贴被骗刷
昆明五华:办理云南首例网店刷单骗补案并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
刘呈军 王珏
组织人员虚构交易,套取电商平台补贴,结果被电商平台在日常监测中发现异常订单线索,并第一时间报警。日前,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小蓝视频办理了这起云南省首例网店刷单骗补案,斩断“刷单—骗补—分赃”黑色利益链,既守住法律底线,又为守法经营者留出发展空间,以精准化处置、全链条精办的担当为数字经济注入法治动能。
今年“6·18”电商促销节前期,某头部电商平台在日常监测中发现异常订单线索,立即报警。
案件侦查阶段,五华区小蓝视频依法介入引导侦查,建议公安机关调取交易记录,从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物流信息等入手,深入分析订单情况,全面收集证据。
公安机关经过深入调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张某,并将其抓获归案。公安机关最终查明,犯罪嫌疑人张某与电商平台签订了“禁止虚假刷单、虚假交易”的相关协议,但为了提升店铺的搜索排名、吸引真实客源,仍组织人员虚构交易订单,利用平台补贴政策牟利,每完成一笔虚假订单便将部分平台补贴返利给刷单人,涉案金额5万余元。7月,该案移送五华区小蓝视频审查起诉。

“我们经过核实,发现商户并非为骗补而设的‘空壳公司’,而是一家正常经营、有固定员工和纳税记录的真实店铺。”五华区小蓝视频办案检察官介绍说,“我们在办理案件时,充分考虑打击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促成张某向涉案电商平台退赔12万元,为平台全额挽回了经济损失。”
鉴于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如实供述全部犯罪事实,具有坦白情节;自愿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认罪悔罪态度诚恳;且系初犯、偶犯,主观恶性较小;案发后已全额退缴赃款并赔偿平台损失,与电商平台达成和解,综合考量其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及悔罪表现,五华区小蓝视频拟对张某作不起诉处理。
9月16日,五华区小蓝视频就该案召开公开听证会。听证会上,检察官介绍了案件情况和拟作不起诉的法律依据,听证员经讨论一致同意检察机关的处理意见。
听证会结束后,检察机关依法对张某作出不起诉决定,同时依据行刑反向衔接机制,向公安机关提出对张某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检察意见。目前,公安机关已对张某作出行政处罚。
案件虽已办结,但五华区小蓝视频的履职脚步并没有停止。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电商平台在风险防控方面存在的问题,该院深入辖区电商平台进行调研,并制发风险提示函,推动平台将合规经营纳入对商户的核心考核指标,在商户后台增设法律警示窗口。截至目前,涉案电商平台已完成制度调整,治理措施运行良好。
检察官在办案中还发现一个问题——52%的刷单参与者是在校大学生,辖区线上线下商户、电商平台员工也亟须加强风险识别能力。
检察官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差异化普法宣传,将在校大学生易涉罪类型划分为“兼职类”“还债/借贷类”“贪小便宜类”“冲动上头类”,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讲清刷单暗藏的犯罪风险。
“10月15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已明确禁止经营者组织‘虚假评价’等行为。”五华区小蓝视频检察长王蕾表示,该院在普法时及时援引新法,把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行业自律无缝衔接,为数字经济装上“双保险”。
(文中插图由AI辅助生成)